IIHS报告解读:普及汽车安全系统需30年
2012-08-29 21:06:30 作者:购看网 来源:交通工具知识 网友评论 0 条
能主动提醒驾驶者危险,能主动帮助驾驶者刹车,能主动维持驾驶者当前驾驶路线的汽车早就行驶在路上了,能与驾驶者互相交流的汽车还停留在想象中。未来碰撞是否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避免?
毫不夸张地说,时至今日引进的安全系统已经有效避免了数百万起碰撞事故。不过即使这些安全系统可以避免所有的碰撞(事实上它们不能),它们也无法适用于未来车辆。HLDI(HighwayLoDataItitute)的一份报告表明一项新式安全系统从它首次装备于豪华型汽车上到普及于大众车型平均需要30年的时间。更准确地说,这个时间定义是它从最初被装备上量产车到路上行驶的95%的汽车都将该系统列为标配或选配的时间。比如该机构预测所有上牌车辆实现95%以上配备正面双气囊需要到2016年,而第一部装备了前排双气囊的汽车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于本世纪初才进入市场的碰撞预警系统或许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如果依照现在的进度,该项系统实现在95%以上的汽车上普及预计要到2049年。(注释: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HLDI:美国公路损失数据学会)
HLDI的副总裁同时也是该份研究报告作者的MatthewMoore表示:“技术进步是相当快的,但是普及到大多数汽车上却很漫长。新式安全装备的效果并不能立刻就反映在新车型上,而且就算如此,消费者也不会立刻就替换下他们的老式汽车。”
于几年前才开始引向市场的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可以显著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美国的IIHS研究表明如果所有的汽车都装备了预警碰撞系统,变线警告系统,侧后盲点辅助系统还有自适应式头大灯,如果这些系统都能正常工作,则超过190万起事故(其中包括1/3的死亡性事故)均可以避免。在一份真实数据研究报告中显示,对于因为发生车辆碰撞而引起的理赔案,装备了CitySafe低速前方碰撞避免系统的沃尔沃XC60汽车相比其它未装备类似系统的SUV车型少了近25%。
未来可能还会有其它颠覆性的安全科技。一个汽车厂商联盟正在研发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它可以实现车车之间和车与平台之间顺畅的沟通及信息传递,从而可以更加彻底地规避碰撞事故的发生。一些汽车厂商预计最早2015年这套系统就可面世。同时Google正在研究无人驾驶技术并已经申请了一个专利。
五项安全系统普及率调查
为了帮助研究新技术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实现普及,HLDI着重研究了以下五项安全系统:A系统,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驾驶员前正面气囊,侧气囊和前方碰撞预警系统。
研究者使用来自HLDI的关于车型安全装备的数据和来自R.L.Polk&amCo.的车辆注册数据来分析。无论一项安全系统是标配还是选装,均认定为可用。而未来的数据是基于历史数据依趋势原理模拟而出的。研究人员假定新车辆的数目是每年增加的,而老车辆的磨损率维持恒定。
尽管报告中是假定这些安全装备是100%有效的,但事实上这并不可能。另外汽车收藏家,驾驶古董汽车的以及基于情感因素而保留旧车的不在考虑之列。在上述假定下,大约需要24年现有车辆将实现更换一遍。目前汽车保有量约为2.4亿辆,每年新增约1000万辆。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周期可能还要略长,因为最新的车并非一定是去替换最老的车。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